首页 >> 案例详细>>案例列表
疯狂浮躁的年代,教育的方向在哪里?
分享者:罗雯静  鲜花(0) 收藏(0)

  教育的方向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能挣得一份体面、高收入的工作?还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能够住上大房子、坐上好车子?是为了让孩子头上多几个光环,挣得他人的艳羡?是的,我们活在世间,必须要让孩子具有能在这个物质的世界生存得足够好的能力,但是,对于生命而言,这是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呢?是不是这样就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呢?是否这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殷殷期待所要寄托的爱?


  我们的精神呢?我们的心灵是现实的物质满足就能带来快乐与幸福感的吗?

  在我们关注孩子是否完成作业的那一刻,作为父母,你是否倾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你是否感知到他此刻的生命感受?

  在我们看到孩子的一个行为问题的时候,作为父母,你是否感知到那个行为背后生命的呼求与渴望?


  在坐上豪车的那个刹那,你是否能听到鸟儿的欢唱与自己内心的悸动?


  当我们的教育在现实的维度越来越投入的时候,也就离精神的维度越来越远啦。作为父母,我们如何让孩子的成长是平衡的?他既有在现实物质层面的生存能力,又能和自己的内心连接?作为父母,我们的教育,不是给予什么,而是不给予什么?所谓不给予,就是不把我们的恐惧、我们的限制信念、我们的学来的经验、我们的感受强加给孩子的时候,他的生命才能够真正地自由。

  举个小小的例子。我的儿子,喜欢给人把门,就是我们一起下楼或者上楼时,他常常不仅为妈妈,还会为其他的邻居把门。有的人呢,看到儿子把门,会表达感谢;有的人,不习惯表达,就跟我聊上几句,我知道那是他表达的方式;有的人呢,什么也不会说。我都观察着儿子,他只是做着他愿意做的事,无论别人如何回应。有一次,我们和邻居的一个奶奶一起走,碰巧碰上一个人,属于没有任何回应的,邻居奶奶就说:“这个人真不懂礼貌,连句谢谢都不说。” 当孩子把这个观念:“我为人把门,别人需要说谢谢”植入自己的信念系统的时候,他再遇到这样的情形,就会不快乐。而这个信念是奶奶的,孩子本来是不具有的。他只是关注自己的两个部分:我要如何做?这样做带给我自己的内在体验是不是我想要的?教育中,有多少类似的观念,是我们强加于孩子的?

  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大多是从现实的维度入手的,我们以为,只要孩子考上好学校,未来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们以为,只有在现实的成功,才能带来精神的幸福。而事实是,当我们在追逐现实的成功中,往往用父母的观念取代了孩子的内在需求,那么,这个成功就不是孩子的,它永远也不会给孩子带来他想要的幸福。只能是抚慰了来自于父母内心的焦虑与恐惧。只有让孩子在每个当下,与自己的生命连接,与自己的灵魂一致,然后,他决定要如何行动,才是他自己要走的路。而父母真正要做的努力,就是你如何面对此刻你生出的担忧与焦虑。那是你自己的生命课题。 

  这个社会从拼“牛孩”的时代,势必要过渡到拼“牛爸”、“牛妈”的时代。而“牛爸”、“牛妈”不是你有多少关系,多少资源,而是你有多智慧、你有多成长,在这样的父母的教育、引导下,孩子不用被拔苗助长、不需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学习班之间奔波,孩子阳光、快乐、自信,孩子会充分释放自己生命中的智慧与资源而成为独特的自己。
评论列表我要评论
    暂无数据
版权所有© 2012 母亲读书运动网   浙ICP备18053775号-1   浙公安备33010602008996号
关于我们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