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评列表 >> 书评详细
按天性培育孩子——操作&理论型
推荐人:广安念念妈
作 者:博伊德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越来越多的家长埋怨孩子没有责任心和独立性,却不知原因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的责任是照顾好孩子,于是包办很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来做的事情,反而让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呢?
鲜花(78) 收藏(65)
按天性培养孩子
分享者:广安念念妈
       目前育儿书籍越来越多,如何培养出类拔萃英才的,如何引导子女设计人生之路的,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让孩子保持健康心态的。。。这些书都给我们以启迪,但大多数都是成功的子女的父母或老师写的别人教育别人孩子的经验之谈,而我们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样的呢?别人用的方法百分之一百都可以照搬吗?
       前一段时间看到了标题中提到的这本书,一翻开我就被吸引住了。这是美国阿肯色州小石镇的一位牧师的作品。他把养育新出生的孩子比喻为培育植物,他们开始只是以不同品种的种子的形式来到你的手中,开始你并不知道他们长大后的样子,我们只能提供他们成长共同需要的阳光,水,土壤和二氧化碳。慢慢地他们长大了,他们各自开不同的花,并长出初熟的果实,这时你看到,一棵是苹果树,一棵是橘子树。现在,你必须用不同的方法养育他们了。
       我个人认为,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带着不同的天性的,也许这些天性由于年龄的增长随着个人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等不同的经历,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改变,即使那样,不是也“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吗?而这些天生带来的个性,并不一定与家长的天性或者愿望一致。家长所犯的错误,就是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或者成为家长希望的样子,大人总想把孩子培养成另一种人。
       作者在文中举了很多实际事例,碰巧开始的事例我就带着女儿对号坐了进去。父亲第一次带儿子钓鱼,为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父亲计划了好几个星期,要早起,吃完丰盛的早餐后乘船划过湖面。父亲准备好传授给儿子装鱼饵,抛竿及操纵鱼饵诱鱼上钩的技术,并设想儿子一定会爱上钓鱼。但你们知道儿子当天头一个小时都干了些什么吗?脚下踩空,跌到泥里;第一次抛竿就缠了线;打翻了渔具箱;把鱼线甩到了树丛中;饮料翻倒在鱼饵盒里;把鱼钩刺进了我的大拇指。。。这哪是钓鱼?简直就是一场闹剧!父亲恼羞成怒。
       上面的例子中,父亲把目光仅仅放在了钓鱼上,忘记了出游的目标------共享天伦之乐。我和女儿共同阅读这个章节,女儿笑得前仰后合,承认那个儿子很象自己,我也觉得自己很象那个父亲。每天一睁眼,我就习惯先完成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女儿则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欢做的事上;带女儿看演出,她会把注意力平均分配给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而我则认为台上的内容才是重点,我经常认为她的“观后感”总是“不靠谱”。每当我带着女儿向一个目标前进时,她却会在路上“沾花惹草”,那个儿子干的事情也会发生,往往弄得我哭笑不得!女儿有时候象个“活宝”,我却过于严肃!
       读了后面的内容,我才知道,我是一个任务倒向的人,而女儿是人际倒向。我们的特点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认识到这一点就不简单!当然,以后在与女儿共事时,我们的差异还经常“显灵”,但我只要提醒女儿“你又把鱼钩刺进了我的大拇指了”,她就知道自己应该先完成自己该做的“正事”了,而我呢,也不再为她的“不着吊”的作为百思不得其解,大动肝火了!
       除了任务和人际导向的区分,还有快,慢步调的区分。根据两种倾向的排列组合,作者把人的天性分为四种:DISC,分别代表掌控型,影响型,稳定型和谨慎型。作者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孩子和家长的特征,还用一些题目帮助你认识孩子和自己。
       书的下半部分主要讲述家长和孩子如何根据自己个性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以及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虽然有很多人不是典型的上述四种类型的特性,两种以上的特征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也就是混合型的,作者逐一分析了每条特点的以及如何对待孩子,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阅读。
       书中还专门有一章讲述父母的伙伴关系。作者用自己的经历阐述了婚姻中如何接纳与和另一半和谐相处,因此也值得年轻夫妻参考。
       在附录中,总结了反映给孩子看的40个优点,让人们看到了各种类型的孩子的那么多优点,让人们大受鼓舞。而这些通常是家长盯住孩子一两个缺点时常常忽略的。
       总之,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虽然读后不能马上解决所有的问题,不按孩子天性培养孩子的恶习时时抬头,但这本书的教诲也会经常伴我左右,让我猛然清醒,心情也随之安然。
评论列表我要评论
    暂无数据
版权所有© 2012 母亲读书运动网   浙ICP备18053775号-1   浙公安备33010602008996号
关于我们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