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评列表 >> 书评详细
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系列
推荐人:周密的妈妈3
作 者:嘉顿苏尔发展心理学工作室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融入新的团体,伙伴之间的冲突,坚持友谊中的原则,拒绝别人...不可避免孩子在环境当中遇到各类社交问题,从小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尊重、理解、欣赏和感激,做一个出色的小交际家。
鲜花(69) 收藏(78)
先当学生后当先生
分享者:周密的妈妈3

作者:周密的妈妈     蜜倪的姥姥            

    2011年11月18日 ,蜜倪要过三岁生日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和我送给她很多礼物,除了定制了两个美味的生日蛋糕外(一个与幼儿园小朋友分享,一个与爸爸妈妈和姥姥在家共用),蜜倪的妈妈还给她在网上买了很多进口的大绘本的精美图书,其中有暖房子绘本与柯林斯绘本,另外还有一些带汉语拼音的读物,不过这些带汉语拼音的书要等蜜倪学会汉语拼音后让她自己独立阅读的。
    大概在蜜倪两岁半的时候,她已经养成睡前学习《巧虎泡泡英语》的习惯,当她妈妈给她买了那些大绘本后,蜜倪睡前又开始迫不及待的让我和她的爸爸妈妈给她讲那其中的故事,因为这些“豪华”的大绘本,图大,字少,内容浅显,很快蜜倪就读过去了,而且好像再也没有要读的意思,不像学英语,她要反反复复的练习,记忆和玩那些有趣的配套拼图,与插片。
    当蜜倪妈妈把这《首套心理学视角的儿童成长故事》摆在我面前的时候,看着它们的那些朴实无华的外包装,我清醒的意识到这些书是靠内涵来取胜的。我戴上老花镜,仔细认真的泛泛的翻阅起来,越看越感到,这分明是一套给成人与孩子的共同儿童心理学教育与成长的故事书嘛!从故事编纂,到书的前言与注解,首先都需要成人仔细认真对待的,也就是说,每个阅读此书的成人首先要当好学生,然后才能给孩子当好先生。
    是呀!在我和蜜倪妈妈成长的年代,一般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很少出现“心理学”这样的字眼,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认为孩子幼小简单只适用幼稚单纯的语言来叙述故事,至于故事中的哲理很少顾及到。另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往往无从下手,只好顺其自然发展。可是现在的孩子与以前的孩子不一样了,首先是物质条件与过去不一样了,再有就是外在的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孩子的营养好了,智力发育也提前了。例如蜜倪学习《巧虎泡泡英语》吧,本来全书分为上下两集,每集六册;我想每周一册或者每天一册反复循环着来学习,谁想到,蜜倪一晚上就把12册全过了一遍,而且当她遇到书里在花丛中没有找到的字母,她会自己主动的不厌其烦的要求我:“姥姥,再来一遍!”“再来一遍!”“再来一遍!”直搞到我口干舌燥,头晕目眩,暗地里想:我真做不了蜜倪的先生了!起码精力不够呀!
    这套书有六集,每集有九本。我现在只阅读了不到两集,有些想法目前还不成熟,有一天晚上临睡前,在我试着给三岁的蜜倪讲了两本,她一边看一边听后,我问她:“你听懂了其中的意思吗?”。她爽快的回答:“明白了!”然后她又拿起一本要我继续讲给她,我说:“姥姥累了以后再讲吧!”结果她把她手中的第三本书一下子摔在我的左脸上,那书“砍”在我脸上的感觉真的好疼,我问她:“你是故意的吗?”她说:“是故意的。”我没有简单的理解此事,我比以前有了进步,我试着从心理学角度在分析蜜倪是不是真正懂得“故意”这个词,因为她不会这么“无情”的对待一直呵护她长到三岁的姥姥的,或许是她不小心,或许是她的求知欲太强了,不容易得到满足?现在看来教育蜜倪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孩子要学习,家长更要学习,尤其在心理学方面要从头学习!

 

 

评论列表我要评论
    暂无数据
版权所有© 2012 母亲读书运动网   浙ICP备18053775号-1   浙公安备33010602008996号
关于我们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