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被教导说“不许生气”,不能有负面情绪,但是情绪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情绪,你将如何处理?是不允许自己生气,做一个“完美”的妈妈?还是顺着这情绪任性而为?为此,我们采访了马春树博士,和他一起探索如何更好地对待情绪。
通常,我们非常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当情绪和自我认知不一致时,我们会觉得痛苦,然后倾向于否定自己的情绪,这种做法使我们体会到很多压力。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对情绪有很深的误解。认为产生情绪对一个人的成熟、修养有所损伤。所以希望人们最好不要“有”情绪。
其实,情绪本身不受意愿的控制,它更像我们身体内的一个自然现象,当有危险的外在刺激出现时,我们就会产生害怕的生理反应及感受,促使我们有更多的能量警觉而逃走,达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功能。当有外力要侵犯我们时,发怒就能吓退敌人或争取到生存的...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将扣除5个会员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