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读书会简介

       来自同伴的压力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真实而强大的。因为不希望被同伴嘲笑或孤立,担心会失去友谊,所以,有些孩子不敢轻易地对朋友们说“不”,有时不惜违背自己的原则和本意,做出错误的选择。如何拒绝别人而不必感到愧疚?如何坚持原则,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不伤害朋友的感情、保持友谊?这些需要孩子们掌握必要的拒绝的技巧。


       本期读书内容:帮助孩子为自己设立界限,对外部压力说“不”

       参与方式:请咨询在线客服QQ2307473065


已有282人报名

开始时间:2013-1-23 13:30:00

主办方:中国母亲读书运动

本期嘉宾
吴心奕:《嘉顿小镇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故事》主创,从事儿童教育的理论研究和一线的实际教学十多年,尤其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和课程设计方面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担任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的负责人,并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查看详细专家导读

本文由中国亲子读书网编辑,转载请注明www.mamababybook.com和本文原址,谢谢!


◆专家吴心奕老师:

       各位妈妈下午好,我们今天的读书会现在开始。

       来自同伴的压力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真实而强大的。因为不希望被同伴嘲笑或孤立,担心会失去友谊,所以,有些孩子不敢轻易地对朋友们说“不”,有时不惜违背自己的原则和本意,做出错误的选择。如何拒绝别人而不必感到愧疚?如何坚持原则,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不伤害朋友的感情、保持友谊?这些需要孩子们掌握必要的拒绝的技巧。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嘉顿小镇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故事”系列之“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中的故事“小熊罗比学会说‘不’”,了解如何帮助孩子为自己设立界限,对外部压力说“不”

       P1
       今天的天气好极了,天空湛蓝湛蓝的,阳光铺满了大地。小熊罗比和小狗杰克、小恐龙丹尼尔三个好朋友一起在山坡上玩。他们一人捡了一根树棍当长剑,玩起了打仗游戏。他们追啊、跑啊,跳啊,一会儿举起“长剑”进攻,一会儿在草丛里埋伏,玩得开心极了。
       P2
       “不行,太热了,”杰克扔下“长剑”,一屁股躺到了草地上,“我得歇一会儿。”
       “我都渴死了,”丹尼尔擦了擦头上的汗,坐到了旁边的一块石头上,“要是有水喝就好了。”
       “我也想喝水,”罗比说,“或者能吃点水果也行。”
       P3
       “对了,我有一个主意!”丹尼尔兴奋地站了起来,“看见那边兔妈妈的花园了吧,兔妈妈种的葡萄又大又圆,一定又好吃又解渴,我们去偷葡萄吃怎么样?”
       “同意!”杰克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我最喜欢冒险了!我们现在就出发!”杰克跳起来,拔腿就往兔妈妈的花园跑。
       P4
       “等等我!”丹尼尔去追赶杰克。
       罗比跟着跑了几步,又停了下来。
       “你怎么啦?”丹尼尔转过身问。
       “我,我,我不想去,”罗比犹豫着说,他觉得好孩子不应该偷别人的东西,他宁愿口渴也不想偷兔妈妈的葡萄。
       “你忘了,我们是三剑客,是最好的朋友,当然要一起行动,”丹尼尔说。
       “去吧,”杰克说,“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 
       “那,那好吧,”罗比只好同意了。
       ......(略)       

       以上故事节选自《嘉顿小镇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故事》系列丛书

       掌握拒绝技巧的孩子更容易做出积极而正确的选择,避免参与到危险的行为中去。如果孩子学会在答应别人的请求之前,能先停下来考虑后果,并且学会各种说“不”的方法,他们在拒绝参与任何可能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方面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另外,帮助孩子为自己设立界限,对外部压力说“不”,还能增加他们的自信。
       在本故事中,介绍了以下几种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界限的方法:
       一、理解孩子。
       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或者与孩子分享你的个人经历,告诉孩子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二、宽容地对待孩子的失误。
       缺点往往是过度发展的优点,所以指出孩子的缺点之前,先肯定孩子的优点,这样会让批评更容易被接受。
       三、鼓励孩子。
       当孩子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不管问题处理得是否圆满,你都要给予鼓励,告诉孩子拒绝做一些让他们不舒服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妥。
       四、传授技巧。
       给孩子描述坚定而友好的沟通方式,或者通过布偶进行角色扮演向孩子演示。
       五、允许孩子说“不”,尊重孩子的权利和自由。
       当孩子通过反对、抗议、生气、争吵,坚持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时,父母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理由,如果合理,就改变先前的决定,如果不合理,父母可以坚持原来的界限,但是仍然让孩子确信,父母依然爱他们。
       六、信任孩子。
       告诉孩子你相信他有能力自己做决定、处理好问题。
       七、赞美孩子。
       让孩子旁听到你对孩子的赞美。
       八、帮助孩子摆脱愧疚心理。
       告诉孩子,“如果你的朋友因为你的拒绝而感到难过或愤怒,那是他自己的事,他需要自己处理失望带来的负面情绪,和你没有关系。你可以表示理解,但不必为此负责,或感到愧疚。”


       以下是几种拒绝的有效策略:
       一、一再地说“不”
       二、说出那是什么行为。如“那是骗人”,“那是偷东西”,“那是危险的事”,“那是违反规定的”。
       三、向朋友解释,说出拒绝的理由。如“我不想惹麻烦”、“我不那么想”,“如果我那么做,我心里会不舒服”
       四、建议做些别的事。
       五、为了保持友谊,让你的门永远向朋友敞开。比如“如果你们想玩…就来找我。”
       六、如果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就不要理那个孩子,然后走开。

专家点评(共0个点评)注:页面2分钟自动刷新,手动点击
*请您先登录->再报名->然后提交问题.
* 如需向专家提问,请打勾
* 发表内容请控制在320字以内
* 提问时请告知孩子的性别、年龄,问题尽量一次性说清楚
* 如果该讲座已结束,则不能对专家提交问题,但是妈妈们可以相互进行交流。
* 《经验值和积分规则》
还可以输入320
吴心奕 提问
读书会聊天室排序: 时间倒序 | 时间升序
  • 任瑞香广州豆妈说  2013-11-25 14:08:44

    你关他房间,他的感觉是,我不乖,妈妈不爱我了,她遗弃了我,为了保持你的爱而听话,而不是真正知道错了,那以后他也会为了保存某个重要的关系而屈服,我们每个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要有所觉察 ,重要的是,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家长要没情绪 。

  • 广州豆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4:08:13
    哦,谢谢老师,大概知道了,不管孩子说怎么不要妈妈的话,我都要陪在他的身边,如果不遵守规则惩罚也要陪着是这样吗?最近有用如果违反规则,而且他发脾气就把他关到一间屋子里呆3分钟,这样的方法是否合适呢? 我会在门口等着他出来,他在里面应该是害怕会一直哭一直要出来,出来我会抱着他,这样做他的情绪也能慢慢平静下来,但是会不会让他心理有不好的影响?
  • 任瑞香广州豆妈说  2013-11-25 14:07:44

    可以定规则,但是如果他因为你发火就听从了,将来你的孩子也会屈服于暴力 。屈服于暴力嘛!孩子会学到,原来只有暴力能解决问题,以后他遇到问题也会采用暴力的方式 。孩子打人,攻击小朋友,都是这种情况 。不管孩子乖不乖,我们都要爱他,爱是没条件的,但陪着她,不代表承认他的做法是对的 。

    可以把他抱到别处,但不能把他独自放着独自一人。按时关灯,陪着她,不和他玩,让他自己玩。

  • 广州豆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4:06:46
    他大部分时候都是活泼好动的就是看到我脸色不好的时候就会小心翼翼,最近只要我批评一下他就会说我不对,比如让他上床睡觉他却还想玩,关了灯都睡下了,他还在我身上动来动去,我就说:你不想睡就去另一间房或沙发上睡(我的声音会比较大),他就会委屈地边哭边说:不要妈妈了,妈妈不爱我,我想把他抱过来说话,他也不要,后来让我抱了情绪稳定了,他又说:妈妈你不该那么大声对我说话,我说小声你不听呀,他就又说:你下次什么都不说我就睡觉了,但是如果我真是什么都不说他还会在床上玩很久,真不知道该怎么样处理,是不是我没有定好规则呢?是不是睡觉我应该定个规则呢?如果在床上玩不睡我要不要按之前说好的,把他抱到别处呢?定了规则他不遵守我该用什么方法好呢?比如在床上玩 。
  • 任瑞香厦门阳妈说  2013-11-25 14:04:19

    这就是争取表扬和回避批评的表现。可以先表扬做的好的地方,还有,太直接,可能会给孩子压力。而且表扬和批评都是有技巧的,要关注态度、努力,和与自己相比的提高。我们控制不了外界,只能从自身做起,孩子在家庭里能够被完全接纳,就会建立坚实的自我,就不是太容易受外界影响 。

    另外,老师的话不可全信,要鉴别的吸收。

  • 厦门阳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4:03:23
    我们家的孩子从小就输不得,全家就他一个被宠的。他自己很要强,对他强的项他会去表现,对他弱的项他会退缩。我们家也就只有我说的话他能听得进去,即使他作业做错了,他爸直接指出他的错误他就不开心了。因为孩子在外上培训课老师知道他的个性,会先表扬他再批评他做得不好的地方,在家里我也不会直接批评他,我会让他自己说出自己的错误,但在外面,特别是小学,每个老师都不一样,批评是常有的,也是很直接的。我现在就担心他接受不了批评。有个别老师就说我太照顾他的情绪了!
  • 任瑞香深圳叮妈说  2013-11-25 14:02:12

           首先,这个阶段对一些事情执拗很正常!

           其次,自己家车子,他要求自己先上,表达自己的所有权,很正常,可以满足!

           第三,你会在孩子面前夸嘻嘻的聪明懂事吗?你会在别家孩子坐你家车,或者别家孩子在场的时候,多照顾别家的孩子吗?如果是,孩子就是吃醋了!

           第四,关于开车门,你可以问问孩子,他是怎么想的,他想怎么做!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也是秩序敏感期,他需要按着一定的程序来,虽然成人觉得麻烦又没必要,但还是要帮他度过。 

  • 深圳叮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4:01:23
    晚上我陪他睡下然后留他一人睡一个房间,但几乎半夜都会醒,醒后叫我,我再陪他,有时我问他要不要上厕所?他不上。我要上厕所,他也不肯,我说不上厕所,妈妈会尿在裤子上,会生病什么的,说一大堆道理他都不同意。我强行上厕所,他追到厕所门口,我上完出来了,他不肯让我再去上厕所,我跟他解释妈妈已经上完厕所了,要陪他继续睡觉了,他就在那里哭闹,让我再去上厕所,反正半夜偶尔要这样折腾下。有时去五楼玩不肯回来,我就自己往家里走,他哭着跟来,电梯门口要我抱他,如果不抱他,他就会一直在哭闹。有时我呆着家里不理他,他就哭回家,我说抱他,他就要跑回电梯口,一定要我从电梯口那里抱他回来。反正,有时要这样折腾很久,不知该怎么教育啊?请帮忙支招,谢谢!!
  • 深圳叮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3:57:01
    儿子3岁2个月,上幼儿园,从小就跟楼上的小孩嘻嘻(大4天)一起玩,嘻嘻性格比较温顺懂事。因为一起上幼儿园,都是几家轮流接送,每次叮叮坐嘻嘻家的车子时态度表现好很多,但是每到自己车子去接时,他总是要自己先上车,有时嘻嘻先上了车他就哭闹,非要把嘻嘻再抱下来他先上才行。另外,经常到下车时,不让我给他们开车门,因为锁了童锁,经常要下车时就拉着我不让我下来开门怎么诱导都没用,经常这样。平常一起玩时也时不时要攻击他。另一个小孩东林(大25天)比较强势,以前叮叮经常挨他的打,一起坐车去幼儿园时,他从来都不敢打东林,不过东林在车上比较沉默,基本不怎么说话。偶尔东林要下车时,他也不让我去开车门,说了很多都说不通,不知可以怎么教育他,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 任瑞香1074合肥雨歌妈说  2013-11-25 13:51:11

           您好!关于独立性其实内在是安全感和自信心的问题,如果孩子安全感比较好,就会敢于离开母亲去探索,如果孩子自信心比较足,他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就会比较有勇气走出去!
           但是你也提到一个孩子不满五岁,在不熟悉的场合,不能独自去做一件事,其实也是正常的,即使我们认为可以更独立些,但每个孩子都不同,如果她还需要,就要去陪伴,不要硬生生的把他推出去!
           关于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打扰,当你要叫孩子去做其他事情时,要先观察孩子是不是正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如果是,要等待他完成一个周期,再去做其他事情!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很多时候是经常被打断的结果!  注意力4-5岁的孩子,在15分钟左右是正常,注意我们的要求是否符合孩子的正常发展! 

  • 合肥雨歌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3:50:11
    请问老师如何增强孩子独立性?目前孩子快5岁了,但是很多场合,特别是不太熟悉的场合,她都很难独立去做一件事情,总是依赖妈妈!另外,孩子的注意力如何提高?如何引导孩子专注投入于一件事情?
  • 任瑞香闵行朵妈说  2013-11-25 13:49:15

    你好!通常对于小孩子这种抱枕头,毛绒玩具等行为,我们不叫她恋物(那是针对成人的),我们称她喜欢的这些东西叫“过渡性客体”,它是孩子在面对紧张、焦虑、压力、恐惧时带给孩子安全感、温暖和安慰的东西。不必介意,在孩子眼里,小枕头是她心爱的东西,她给客人看时,你要帮助他解释,如:这是我们宝贝最喜欢的枕头呀,宝贝喜欢阿姨,所以拿出来和阿姨分享。你要做的是,接纳,接纳孩子,接纳她的行为,接纳她的枕头。很多时候你越是介意一件东西,就越是强化了它。其实枕头对于她,就像你心情不好时吃一顿大餐一样,只是你可以经常换饭馆,她比较专一而已。

  • 闵行朵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3:48:49
    女儿今年6岁半,刚上一年级。平时活泼爱动,脑子也很灵活。但她有一个习惯,就是特别喜欢捏那种有决明子的枕头,她自己就有一个。睡前喜欢捏,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喜欢捏。最可气的是,有时候外出,她也要带着这个枕头。有时候家里来客人的话,她也会把小枕头拿给客人看,大多数的时间会把客人弄得莫名其妙。我想问的是,这种恋物情节是怎么回事? 我要做什么才会减少孩子对这个枕头的依赖呢?
  • 任瑞香上海芊芊妈说  2013-11-25 13:47:19

    您好! 很显然这个孩子想通过猜东西的方式来和妈妈建立连接!猜东西只是一种方式,其实这个孩子更想妈妈猜到自己在想什么!妈妈可以这样回应,把宝贝温柔的抱在怀里,比如:“宝贝,你觉得“飞飞鱼”很好玩,你想和妈妈一起分享,对吧!妈妈猜不到,我的宝贝好失望呀!---------等等 

  • 上海芊芊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3:46:48
    女儿4岁2个月,她总是希望我能猜出她说的东西。例如,她看了花园宝宝的飞飞鱼,就问我飞飞鱼里有什么呢?我就说有啥有啥,她说是。到了最后,她又问还有什么呢?我说想不出还有什么,她就很生气,我就问,你说有什么呢?她说,那个那个……妈妈你说,我说不出来她就哭闹。
  • 任瑞香北京一衡妈妈说  2013-11-25 13:43:48

    专家任瑞香老师:

    您好!关于打人的毛病改不掉,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孩子最初一岁多打人的时候,没有被制止,可能大人还觉得很好玩,所以行为就被强化和保留下来了!

    2. 孩子总是自己玩,没有和小朋友交往的经验,4岁多又是想要交朋友的阶段,但是他没有学到其他和小朋友相处的方式,于是就采用打人的方式,其实他只是想引起小朋友关注和他玩而已!

    3. 暴躁的脾气,要看下家庭中谁的脾气比较暴!

    北京一衡妈妈:

    孩子一岁半在老家,第一次打人,他奶奶没有好好教育,可能有关系。在幼儿园两年了,也爱和小朋友玩,但就是手和情绪老控制不好。 淘气的时候会出手,和人疯闹的时候,甚至高兴过头,他都会动手。家里爸爸有一阵,因为他太淘气,两三岁时,老打他,也是一个原因吧。有时候,我也挺希望他和小朋友玩儿的,但有的小朋友会不和他玩儿,认为他爱动手。会说讨厌他,他就会很生气,要和人家打架。

    专家任瑞香老师:

    动手变成了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高兴和生气都是如此 。要改变,一个是 家长不能在用暴力方式处理问题而是要教会他用其他的方式,二是要教会他用其他的方式。

    北京一衡妈妈:

    他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急躁,而且易怒,我和他爸爸现在也很少打他了。我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但有时偶尔也动手,孩子就很不服气,会歪着嘴反抗,说,我讨厌妈妈。

    专家任瑞香老师:

    导致孩子积聚了很多不良情绪,内心通畅的孩子是平静而愉悦的。小孩子急躁易怒通常是因为大人不明白他甚至总误解他。

    北京一衡妈妈:

    内心通畅如何才能达到呢,因为他总是很淘气,不听话。他一急躁就要把手举起来,做出打人的姿态。

    专家任瑞香老师:

    首先,什么是淘气?大原则,孩子不伤害自己、他人和环境的行为都是被允许的 。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成人的局限太多,导致孩子正常的行为不被允许。

  • 北京一衡妈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3:41:33
    一衡男孩,4岁8个月。我儿子有个毛病,爱打人,一岁左右就有这毛病了一直没改掉。因为他奶奶和我在带孩子方面经验不够,老让孩子自己玩,造成他不太会和别人相处。儿子上幼儿园,起初有个固定的玩的很好的朋友,我们俩妈妈老带着孩子周末一起出去玩,但后来我儿子老打那女孩,她妈妈就不让我儿子和她玩了。最近他睡午觉时,把一个男孩的脸部抓了,留下两个印,我给人家妈妈道歉,拉他到跟前一块儿安抚被抓的孩子,可我儿子见我这样居然生气地打我。我只好把他拽开。有时候,我觉得孩子打人,暴躁脾气对我影响很大,我会把他抱住安抚他,可他老改不了他的毛病,以至于失去朋友,而我也失去别的孩子妈妈的友谊。我感觉无助,困惑,有种挫败感。请问,我怎样才能帮孩子改掉打人的毛病?
  • 任瑞香拱墅昊昊妈说  2013-11-25 13:37:12

    专家任瑞香老师:

    您好!如果是只要是您要求的事,您儿子都不听的话,那可能您的判断是对的,也就是你们的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亲子关系的修复是首要的,行为规范要靠后一些,也可以先请别人代劳,比如孩子的爸爸。

    拱墅昊昊妈:

    都没用,当我们不如他的意,他就直接表示:哼。老师,我该如何处理修复呢?尽量依他的吗?肯定是以前我的态度导致现在的情况,现在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很严重了。当然,我现在也力求自已在他不如我意的情况下,我要让自已保持平静,或淡定。 

    专家任瑞香老师:

    首先要判断是否正常需要,是,就满足。不是,就不满足。有情绪,允许发泄,但不允许伤害自己和他人,不会因为发泄情绪受到惩罚,我们也不因为她的情绪而屈服,爱他,陪伴她,但坚持原则。“如你的意”,孩子是因你而来,却不是为你而生,如果我们的孩子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那关系就错位了 。

    拱墅昊昊妈:

    但有时我认为的与他要求的相冲突,有些事是该做的,但他不配合,就会时间上很晚,不能真的就依他不做,任由他玩下去。如我的意,主要是时间管理上的问题。比如:晚上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他还不肯睡,可第二天,我们要上班,他又不肯起,那种情况下就无法保持淡定。 

    专家任瑞香老师:

    我们的生活是有规则的,如果确实应该做而不做,孩子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睡觉你要考虑一点,他是不是白天见不到爸爸妈咪,不舍得睡。如果不是,到点就要关灯,和他在一起。

    拱墅昊昊妈:

    但有时相应的后果,我们大人也无法完,比如:在早上规定的时间他不弄好,我们要上班,这个结果,我们大人有时无法协调的。 

    专家任瑞香老师:

    那也要按时叫起来,或者提前,确保你们不承担他的后果。他或者睡不够,会哭,允许他哭,哭完了,告诉他他因为晚睡而睡不够,要自己承担后果。

    拱墅昊昊妈:

    那他就会情绪上不高兴或哭,这时我们就无法淡定。当然,我在事后也会给他沟通,他常常有约定的事,他自已无法完成。

    专家任瑞香老师:

    不要带着情绪,客观冷静的告诉他就好。还是家长情绪的问题 ,他因为睡不够哭,可以,我们不能因为他自己造成的后果就不允许他发泄情绪 。

  • 拱墅昊昊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3:34:53
    儿子6岁,对我要求他的事,他都不听。我想应该是我与他的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我想让他把该做的事做好再玩,说了不听,让他玩一段时间再好好做也没用。如果用强的,可以说是个战场,我不知该如何处理这种状态,是任由他自已吗?
  • 任瑞香135西湖乐乐妈说  2013-11-25 13:32:02

           您好!听起来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当外在的一个情景反复激怒你时,我们通常要考虑自己是不是自己地某一部分被触动了!比如:你的父母是不是曾经在你幼年时,很严格的要求你,你做不到的时候,他们的处理方式是什么?还有,如果你的女儿不如别人,是不是在你心理,意味着自己是个失败的妈妈?等等。

           我目前的建议是:1.如果这个现象很严重,建议你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2.在你情绪激动时,暂时先离开一会,等平静些在和孩子解决问题,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 西湖乐乐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3:31:24
    老师,您好!女儿有做得不好或者没达到我的要求,总犯同样的错误时,我就会吼她。情绪没控制好的时候,还会搬出别人怎么好的来刺激她。我明知道那样不好,就是控制不了,不知道咋办?
  • 任瑞香广州豆妈说  2013-11-25 13:30:03

           您好!如果孩子面对的主要抚育者,情绪阴晴不定,大起大落,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不确定外界是否安全,不确定自己的行为可能遭到什么结果,他唯一能选择的是把自己藏起来,封闭自己,就像蜗牛,如果不确定外面下雨还是阴天,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呆在壳里!

           所以,行为层面:我们会看到一些孩子不愿意走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畏首畏尾,这样的孩子很难和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

           情绪层面,你或者看到一个孩子,很讨好,压抑自己的情绪,小心翼翼的看别人的脸色;或者你看到一个同样情绪阴晴不定的孩子,因为这是他从家庭中学到的;又或者孩子会压抑自己,对自己和外界都没有什么大的情绪反应!

           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会被孩子吸收,无论是你喜欢的还是你反对的!

  • 广州豆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3:29:35
    豆豆,3岁3个月,男孩,最近他好像特别容易吓到,有时他没按我的要求做事时我就对他发火了,他就会很委屈地哭,对我说妈妈,我害怕,我看到这样的情况觉得自己的情绪可能真的伤害到了他,我就会把他抱过来摸摸他的头看着他对他说:妈妈刚才太着急了,是妈妈心情不好,妈妈发火也是对你刚才做的事情让妈妈有些生气,妈妈会一直爱你。但有时候自己的情绪还是控制不住,孩子没按要求做的时候又会对他发火,又会重复前面的画面,如果长期这样孩子会不会不再接纳我?或者对他的心理是不是会造成影响?
  • 任瑞香厦门阳妈说  2013-11-25 13:26:33

           您好!这个问题通常要追溯到抚育的历史。

           比如从小我们怎么对待他做的好或者不好的事情!是不是做好的时候,他就是最棒的孩子,没做好就成了最差的?我们的孩子之所以很难客观的看待表扬和批评,是因为我们通常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事情做好了=人很好,事情做坏了=人很差,其实事情只是事情本身而已,你做好做坏可能只是一个态度、努力和技能的问题,而孩子永远都是好孩子,我们的爱和接纳也不会因为他事情没做好,不如其他家孩子而变化。孩子通常就会客观的面对表扬和批评!

           当然所有的人都喜欢表扬,客观也不代表他会高兴的接受批评,只是不会那么过激的反应而已! 所以这位妈妈需要回去做澄清的工作,而且要持之以恒,因为他今天的行为就是我们之前持之以恒培养出来的,要改变也非一日之功!

  • 厦门阳妈任瑞香说  2013-11-25 13:25:57
    昨天孩子的班主任说我们家儿子(6岁)情绪化很严重,表扬他,他就做得更好,批评他,他就生气和老师对着干,没办法虚心接受批评!以前在外上课外班,老师都会顺着他的脾气先表扬他再批评他,现在上小学了,每科老师都不同,不可能让每个老师都顺着他的脾气去照顾他的需要。我要怎么和儿子谈这个问题呢?
版权所有© 2012 母亲读书运动网   浙ICP备18053775号-1   浙公安备33010602008996号
关于我们 | 意见反馈 |